Published
2024-01-19
Section
Articles
How to Cite
东北三省农业净碳汇变化及増汇潜力研究
刘 嘉文
吉林师范大学
滕 泽宇
吉林师范大学
陈 智文
吉林师范大学/新型肥料吉林省高校工程研究中心
DOI: https://doi.org/10.59429/hjfz.v5i7.636
Keywords: 农业碳源;农业碳汇;低碳农业;东北三省
Abstract
农业碳排放是基础性排放,我国农业以较低的碳排放强度,保障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定安全供给,东北是 我国重要的粮食主产区,粮食产量连续多年占全国总产量的20%以上。本文利用2000-2020年中国东北三省农业统计 数据,对其农业碳源碳汇的发展特征及三省间差异进行分析。结果表明:2000-2020年期间东北三省的农业系统为净 碳汇,其净碳汇经过逐年波动增长后稳定在9000万吨左右。农业碳吸收的增长幅度明显高于农业碳排放,东北三省 净碳汇总体呈现稳定态势。在增加农作物和农业耕地面积提升农业碳汇潜力的同时,通过改变传统的耕作方式、重 视秸秆资源利用、强化土壤生态修复等技术增加农业净碳汇,建立经济鼓励机制来保持农业经济增长与增汇减排平 衡的目标。
References
[1]李忠佩,林心雄,车玉萍.中国东部主要农田土壤
有机碳库的平衡与趋势分析[J].土壤.2002(39):351-360
[2]王充,于东升,张海东,等.典型黑土区农田
土壤碳库及其影响因子显著性变化特征研究[J].土壤学
报.2014,51(4):845-852.
[3]张旭博.中国农田土壤有机碳演变及其增产协同
效应[D].中国农业科学院博士论文(2016)
[4]金琳,李玉娥,高清竹,等.中国农田管理土壤
碳汇估算[J].中国农业科学,2008(3):734-743.
[5]潘根兴,李恋卿,张旭辉.土壤有机碳库与全球
变化研究的若干前沿问题[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2002,
25(3):100-109.
[6]杨学明,张晓平,方华军.农业土壤固碳对缓解
全球变暖的意义[J].地理科学,2003,23(1):101-106.
[7]NURSEJ.Anecologicalapproachtopromoting
populationmentalhealthandwell-being—Aresponseto
thechallengeofclimatechange[J].PerspectivesinPublic
Health,2010,130(1):27-33.
[8]李波,张俊飚,李海鹏.中国农业碳排放与经济
发展的实证研究[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11,25(12):
8-13.
[9]TIANY,ZHANGJ,HEYY.Researchonspatialtemporalcharacteristicsanddrivingfactorofagricultural
carbonemissionsinChina[J].JournalofIntegrative
Agriculture.2014,13(6):1393-1403.
[10]GOLDSTEINB,HAUSCHILDM,FERNANDEZJ,et
al.Testingtheenvironmentalperformanceofurbanagriculture
asafoodsupplyinnorthernclimates[J].JournalofCleaner
Production,2016,135:984-994.
[11]田云,张俊飚,何可,丰军辉.农户农业低碳
生产行为及其影响因素分析——以化肥施用和农药使用
为例[J].中国农村观察.2015(04):61-70.
[12]张丹,张卫峰.低碳农业与农作物碳足迹核算研
究述评[J].资源科学,2016,38(7):1395-1405.
[13]李克让.土地利用变化和温室气体净排放与陆地
生态系统碳循环[M].北京:气象出版社,2002.
[14]吴嘉莘,杨红娟.农业净碳汇测算方法研究综述
[J].农业经济,2020,402(10):29-31.
[15]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M].北京:中国统计
出版社,2001-2021.
[16]国家统计局.中国农村统计年鉴[M].北京:中国
统计出版社,2000-2020.
[17]李政通,白彩全,肖薇薇.基于LMDI模型的
东北地区农业碳排放测度与分解[J].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2017(35):145-152
[18]中国环保部.生物质燃烧源大气污染物排放清单
编制技术指南(试行)[M].2014.
[19]段华平,张悦,赵建波,等.中国农田生态系统
的碳足迹分析[J].水土保持学报,2011,25(5):203-208.[20]夏德建,任玉珑,史乐峰.中国煤电能源链的生
命周期碳排放系数计量[J].2010,27(8):82-89.
[21]熊正琴,邢光熹,鹤田治雄,等.种植夏季豆科
作物对旱地氧化亚氮排放贡献的研究[J].中国农业科学,
2002,35(9):1104-1108.
[22]王少彬,苏维翰.中国地区氧化亚氮排放量及其
变化的估算[J].环境科学,1993,14(3):42-46.
[23]闵继胜,胡浩.中国农业生产温室气体排放量的
测算[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2,22(7):21-27.
[24]彭立群,张强,贺克斌.基于调查的中国秸秆露
天焚烧污染物排放清单[J].环境科学研究,2016,29(8):
1109-1118.
[25]马子钰,马文林.秸秆还田对中国农田土壤固碳
效应影响的研究[J/OL].土壤:1-6[2023-03-20].https://
doi.org/10.13758/j.cnki.tr.2023.01.025.
[26]宋秋来,王峭然,王麒等.玉米秸秆还田对黑土
碳排放的影响[J].江苏农业科学,2017,45(13):219-
222.
[27]金琳,李玉娥,高清竹,等.中国农田管理土壤
碳汇估算[J].中国农业科学,2008(3):734-743.
[28]罗怀良.中国农田作物植被碳储量研究进展[J].
生态环境学报,2014,23(4):692-697.
[29]米松华,黄祖辉,朱奇彪,等.农户低碳减排技
术采纳行为研究[J].浙江农业学报,2014,26(3):797-
804.
[30]王金武,唐汉,王金峰.东北地区作物秸秆资
源综合利用现状与发展分析[J].农业机械学报,2017,48
(05):1-21.
[31]郭朝先.2060年碳中和引致中国经济系统根本
性变革[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21
(05):64-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