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ublished
2024-12-19
Section
Articles
How to Cite
以社工室为依托的养老服务模式研究——基于成都市的多案例分析
黎 玉婷
西南交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DOI: https://doi.org/10.59429/hjfz.v6i11.8185
Keywords: 社工室;多重角色;养老模式
Abstract
随着中国老龄化程度的加深,养老服务模式逐渐增多,社工站作为基层公共服务平台,也参与到养老服务 模式中来。论文选取成都市优秀社工室案例中 7 个社工室服务案例,对案例进行分析发现以社工室为依托的养老服 务模式能够提供个性化和综合性服务等服务,弥补现有养老模式的不足。此外,以社工室为依托的养老服务具有普 惠性与特殊性相结合的特征、其服务内容分为行政社会工作和专业社工服务、社工室的管理采用属地管理和机构管 理相结合的方式,并将社区治理与养老服务相结合。因此,社工室在提供服务过程中形成了多重角色。同时,论文 研究发现社工站(室)建设过程中存在社工站(室)政策设计缺位、主体间关系定位不清、社工人才缺乏等问题。 建议通过政策法律界定社工站(室)建设,明确各方主体责任,加强社工人才队伍建设。总的来说,加快社会工作 服务体系建设,有利于社会提供多样化的支持和服务,帮助人们解决生活中的各种问题和挑战,提高社会的整体发 展水平。
References
[1] 白维军.高质量发展视角下的整合型养老服务构建[J].社会保障评论,2023,7(3):121-132.
[2] 李凯,董金权.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视域下我国主要养老模式比较、困境与进路[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22,39(9):647-653+661.
[3] 王思斌.乡镇社工站建设与制度创新[J].中国社会工作,2021(13):7.
[4] 颜小钗,王思斌,关信平.镇(街)社工站怎么定位?怎么建?[J].中国社会工作,2020(25):10-11.
[5] 陈婧.浙江台州:“四新”激发社会工作发展活力[J].中国社会工作,2023(15):20.
[6] 王铎.新时代基层社会治理形式的实践路径——以青岛市市南区街道社工站建设为例[J].周口师范学院学报,2023,40(1):151-156.
[7] 张和清,廖其能,李炯标.中国特色社会工作实践探索——以广东社工“双百”为例[J].社会建设,2021,8(2):3-34.
[8] 王会娟,赖沛清,李祥杰,等.深圳市南山区试点社工站的角色定位和发展路径[J].中国社会工作,2021(24):25-26.
[9] 王学梦,董国礼.超越行政雇佣制和项目外包制?——复合型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策略研究[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37(4):72-81.
[10] 杨蕊.加强新时代社工站建设,推进社区服务高质量发展[J].新西部,2023(5):89-91.
[11] 谭美秀.乡镇社工站参与农村幸福院服务的角色冲突研究[D].南京:闽南师范大学,2023.
[12] 陈温斌.生态系统理论视角下社工站建设研究[D].济南:山东大学,2022.
[13] 朱丹.嵌入式发展——西部地区乡镇(街道)社工站的本土化探索[J].西部学刊,2023(2):9-13.
[14] 肖继琴,陈燕.社会工作介入“医养结合”型养老模式研究综述[J].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20,33(1):69-71+145.
[15] 张慧.医养结合模式下社会工作介入养老服务的研究[J].闽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3,25(1):35-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