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ublished
2025-02-26
Section
Articles
How to Cite
矿区生态脆弱区人工林结构对生态系统服务影响
王 春雯
国家能源集团神东煤炭集团生态环境管理中心
牛 慕
国家能源集团神东煤炭集团生态环境管理中心
DOI: https://doi.org/10.59429/hjfz.v7i1.9005
Keywords: 矿区生态脆弱区;人工林结构;生态系统服务;结构优化
Abstract
矿区生态脆弱区由于资源过度开发和生态环境恶化,成为生态系统修复的重要目标区域。人工林在该区域 的生态恢复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论文从矿区生态脆弱区人工林的物种组成、空间层次和动态特性出发,分析其在生 态脆弱区的特性及生态系统服务的影响机制。通过实际案例,探讨人工林的局限性与不足,揭示多样化树种配置、 多层次空间结构优化及动态管理策略的实践价值。分析表明,优化人工林结构是提升矿区生态系统服务的有效路径。
References
[1] 佚名.生态脆弱区煤炭现代开采地下水和地表生态保护关键技术[J].高科技与产业化,2021,27(6):57.
[2] 肖武,张文凯,吕雪娇,等.西部生态脆弱区矿山不同开采强度下生态系统服务时空变化——以神府矿区为例[J].自然资源学报,2020,35(1):68-81.
[3] 漆良华,田慧敏,王辉民,等.南方低质低效人工林质量改善与生态服务提升技术研究前瞻[J].中国水土保持科学(中英文),2024,22(5):1-8.
[4] 庞萬隆,冀鹏浩,庞立东,等.内蒙古大兴安岭土地利用格局和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时空演变特征[J].水土保持通报,2024,44(4):340-351+361.
[5] 刘晓曼,王超,高吉喜,等.服务“双碳”目标的中国人工林生态系统碳增汇途径[J].生态学报,2023,43(14):5662-56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