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与研究

  • Home
  • About
    • About the Journal
    • Contact
  • Article
    • Current
    • Archives
  • Submissions
  • Editorial Team
  • Announcements
Register Login

ISSN

2705-0874(Online)

2705-0904(Print)

Article Processing Charges (APCs)

SGD$600

Publication Frequency

Monthly

PDF

Published

2024-09-11

Issue

Vol 6 No 7 (2024): Published

Section

Articles

How to Cite

  • ACM
  • ACS
  • APA
  • ABNT
  • Chicago
  • Harvard
  • IEEE
  • MLA
  • Turabian
  • Vancouver

  • Download Citation
  • Endnote/Zotero/Mendeley (RIS)
  • BibTeX

现实主义视角下蒲松龄《聊斋志异》的创作分析

刘 静

湖南师范大学文学院


DOI: https://doi.org/10.59429/jyyj.v6i7.7024


Keywords: 现实主义;封建礼教;《聊斋志异》;创作;传统文化


Abstract

《聊斋志异》写作之初,蒲松龄曾受好友质疑,劝他不要再写狐鬼花妖,写点正常的文章亦可出名。可他 依然执着于此道。直到千百年后的今天,《聊斋志异》依然广为流传,被世人所喜爱,深深地证明了《聊斋志异》 实为不朽之作。因此,对《聊斋志异》创作的分析意义重大。众所周知,文学来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理论是现 实的反映,而现实是理论的源泉。文学作品应植根于现实生活,反映当时的人、事。文学作品作为一种引领时代的 思想,应能起到唤醒沉醉已久的社会良心、引导社会往良性道路发展的作用,身处快节奏、快餐文化的当下应尤其警醒。 《聊斋志异》的叙事扣人心弦,蒲松龄处于封建社会的大熔炉中,自然逃不过封建礼教之束缚。书中固然有反映黑 暗现实、批判不良社会风气亦传达了传统文化、反映真善美。此前的学者提出蒲松龄笔下的狐鬼花妖自荐枕席为男 性欲望的一种体现,笔者认为狐鬼花妖与书生相爱的情节是对于封建礼教的反叛,追求自由爱情、时代进步的反映, 蒲松龄笔下的爱情故事亦是符合大众审美期待的传统才子佳人大团圆式的结尾。论文中笔者从现实主义视角出发, 主要分析蒲松龄的创作与当时的爱情观、社会思想、文化、经济、政治及其人生的关系,并结合创作条件进行探讨。


References

[1] 侯学智.从《聊斋志异》的“书生”故事看蒲松龄创作的补偿心态[J].齐鲁学刊,2006(4):5.

[2] 解家忠.《聊斋志异》的人妖恋情与蒲松龄的创作心态刍议[J].新疆教育学院学报,2007.

[3] 郑秀琴.蒲松龄的心路历程与《聊斋志异》的创作[J].廊坊师范大学学报,2007.

[4] 潘浩正.从《聊斋志异》看蒲松龄的人本主义思想[J].学术反思,2023(3):23-28.

[5] 王昌忠.现实主义冲击波小说中的20世纪90年代消费文化书写[J].肇庆学院学报,2024,45(1):68-73.

[6] 蒲松龄.聊斋志异[M].湖南:岳麓书社,1988.

[7] 中国古代文学史编写组.中国古代文学史:下册[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8.

[8] 赵炎秋.文学原理[M].湖南: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ISSN: 2705-0874
21 Woodlands Close #02-10 Primz Bizhub Singapore 737854

Email:editorial_office@as-pub.com